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中银协研究部: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1859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广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金融监管部门关于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和工作要求,引金融“活水”润泽民营经济沃土,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做优、做强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民营经济发展把脉定向、提振信心、增添动力,为做好新时代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银行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深刻认识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是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民营经济发展关乎国计民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银行业要将服务民营经济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做强做优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是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
民营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对于银行业而言,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为实体经济活血脉、强底气,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三是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是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利率市场化后息差收窄等多方面因素,银行业正在业务模式转型中探寻新的利润增长极。当前,民营经济正向“新”而行、向“高”攀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成为银行获取盈利增长点和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有利于银行形成穿越周期、赢得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准确把握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的主要成效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从发展基础看,我国民营经济已形成相当规模、占有很重分量。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此外,民营经济更体现为“质”的领先。据统计,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如今的42万多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2%以上。从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再到在新质生产力产业格局中迅速崛起,民营企业发展呈现出从小到大、从旧到新、由弱变强的蓬勃态势,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从发展保障看,一方面,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宏观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重要工作部署。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推出25条具体措施,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民营经济。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民营”一词共出现7次,从立法进程、融资支持,再到深化体制改革,勾勒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2025年3月,中国银行业协会与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号召银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做优做强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的融资环境持续改善。从规模来看,民营企业贷款增长迅速。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工商银行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增速近27%,民营企业占公司有贷户98%以上。农业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53万亿元,全年新增1.08万亿元。建设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99万亿元,增长11.01%。中国银行民营企业贷款增长18.72%。从价格来看,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利率3.9%,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累计下降3个百分点。从投向来看,聚焦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小科技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大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6.25万家,获贷率为46.9%,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5.81万家,获贷率为55.7%,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
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的特色模式加速形成
在金融监管部门关于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指引下,银行业深刻重塑业务模式,提升价值创造能力,聚力推动金融服务民营企业“量增、价降、面扩、质优”,加快加力提升服务民营经济质效。
在强化战略定力方面,工商银行持续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资源配置力度,承诺未来3年为民营企业提供投融资不低于6万亿元,成立总规模800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持续加大对硬科技、民营经济的支持。农业银行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持续提升服务覆盖面,民营企业有贷客户数已接近800万户。截至2025年2月末,农业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突破6.8万亿元,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超过60%,服务民营企业贷款总量位居同业首位,贷款增量连续4年保持同业首位。邮储银行锚定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普惠金融标杆行和科技金融生力军目标,扎实推动经营发展助推力、科技创新牵引力、数字化转型支撑力、现代化治理构建力、生态合作拓展力“五力赋能”专项行动落地见效,承诺未来五年为各类民营经济主体累计提供融资支持不低于10万亿元。
在健全服务机制方面,中信银行单列民营企业贷款考核指标,提升考核权重,配置补贴、费用和薪酬等资源保障,设置民营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按照“应免尽免”原则落实尽职免责,全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比例超过98%,按照“应续尽续”原则加大续贷力度,2024年末全行中小微企业续贷余额增幅超过100%。
在加强数字赋能方面,北京银行2024年推出“统e融”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实现申请极简化、操作极简化、放款极简化“三个极简化”,创新打造“以客测额”新模式。截至2024年末,“统e融”累计申请38182户,授信余额209亿元,95%以上都是民营小微企业。网商银行利用AI技术识别产业链的小微企业,自主研发的“大雁系统”,通过大模型的知识抽取能力构建产业链图谱,读取海量的商品信息、企业关系信息,筛选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网商银行已经累计服务超过5300万小微经营者,9成以上都是民营属性。
当前,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的挑战尚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金融服务质效有待提升,风险防控压力仍存。广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金融监管部门关于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和工作要求,引金融“活水”润泽民营经济沃土,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做优做强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金融热点,一号掌控,关注视频号不迷路!
切实落实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举措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强化责任担当。
深刻领会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将服务民营经济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全面检视内部各项制度流程,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因行制宜、因地制宜探索健全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内部管理组织形式,强化资源统筹协调,发挥服务优势。
二是优化信贷服务,护航民企发展。
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服务覆盖率。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主动做好民营企业资金接续服务,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在尽职免责前提下,合理提高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完善差异化考核激励政策,建立“善贷”“愿贷”“敢贷”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质效。
在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股、债、贷等多元化融资渠道背景下,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特点,做实、做深、做精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为科技型民营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业务模式,做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和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积极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转型升级。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探索以“人工智能+”创新服务模式和提升服务质效。
四是聚焦重点领域,优化信贷结构。
精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等行业,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独角兽、“隐形”冠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链主企业和实施主体等企业,“两新一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农业科技、绿色低碳等领域,加大相关行业、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五是深化助微计划,精准滴灌小微。
聚焦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进一步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便利度。有效落实已出台的民营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政策,在合理定价基础上,逐步降低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深入开展助微计划,大力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小微经营主体质效。从增加信贷投放、使机制扩大到更多民营企业和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综合成本这“一增一减”两个方面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挥更大效能。
六是强化数字赋能,加强风控能力。
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隐私计算等技术,研发数字化经营工具,增强民营企业识别和筛选能力,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和风险防控水平。强化民营企业智能监测预警,将数字化风控工具嵌入业务流程,赋能风险减量管理,及时发现企业潜在风险苗头,落实差别化贷后管理要求,针对性制定风险预警方案并及时跟踪处理。
七是共建亲清同行,实现合作共赢。
秉持“长期主义”,用心用情陪伴民营企业成长,共建亲清同行、风雨同舟、合作共赢的银企关系。依法合规审慎经营,有效提升民营企业授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合理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避免出现过度融资,推动民营企业稳健发展。正确认识、区分对待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强化分类施策、精准施策、“一企一策”。优化民营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机制,提升信贷风险识别、预警、处置能力,增强服务民营企业的可持续性。
八是强化多维赋能,凝聚发展合力。
优化服务生态,加强与资产管理机构、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加强信息共享和项目推介,开展“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优选被投民营企业做好信贷支持。探索建立良好的银企沟通和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深化与商会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常态化合作机制,帮助民营企业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助力民营企业诚信经营、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以实际行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课题组成员:李健、武亚飞、王丽娟、王芳、周飞、辛阳阳、张超)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