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金融机构投资授信管理之道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132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俞 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从世界历史上发生过的金融危机来看,缺乏对高杠杆和泡沫化的有效管理,包括缺乏对金融机构投资授信的全面风险管理,是导致风险爆发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19年以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部分行业出现系统性衰退,金融机构业务投资端的风险暴露显著增加,在授信视角下呈现出如下风险特征。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及其一系列配套细则尘埃落定,2022年可谓是资管行业统一监管落地后过渡期结束的元年。在经济新发展格局下,根据监管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结合实际,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加强对投资交易对手授信业务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1
投资授信管理职责与分工
授信对象,是指使金融机构承担信用风险敞口的融资方、担保方等投资交易对手。通常授信对象具有以下特点之一:负有按照约定偿付本息的义务;负有按照约定的、可能产生的赔偿或支付责任。投资授信额度,是指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的授信对象,按照既定的方法和标准确定的、在一定期间内可以投资和交易标的的最大资金限额。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层负责投资交易对手授信库和授信额度的最终审批,在需要专业意见进行决策时可由风险合规管理工作委员会提供专业意见或在授权下审批决策。
金融机构信用评估团队应根据公司风险偏好、风险承担能力,结合投资交易对手的信用评估结果和风险限额,在投资交易对手授信库范围内:制定和调整投资交易对手授信方案;确定和调整投资交易对手授信额度;根据不同类型投资交易对手或涉及的不同授信业务,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评审指引或集中授信方案;制定投资交易对手授信评审工作的流程;根据信用评估结果,向风险管理部门提出确定风险限额的需求。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明确不同投资交易对手库的入库标准,建立和维护交易对手库;确定和调整投资交易对手的风险限额;对投资交易对手授信额度的执行情况、授信余额进行监测;制定相关监测工作的流程。
金融机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在授信库和授信额度范围内开展授信业务;协调委托投资的管理人配合风险监测工作;向信用评估团队提出信用评估和授信需求,并配合信用评估团队完成相关授信材料的撰写工作。
2
投资授信额度的类别
投资授信额度分为综合授信额度、专项授信额度、单笔授信额度三类。对某一授信对象各类产品授信额度的总额不得突破其风险限额。
综合授信额度是两个以上授信产品共同占用的额度。综合授信额度在授信有效期内可循环使用,可在指定的产品范围内进行额度的串用。
专项授信额度是按照“专项使用,专项控制”的原则进行管理的特定一个或一类的产品授信额度,在授信有效期内可循环使用,原则上不得与其他类别的非专项产品串用。对于债券投资、资产管理类、衍生交易类中涉及授信的业务,原则上应纳入专项授信管理。
单笔授信额度是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和金融机构信用特征,给予的仅用于单笔业务的额度。单笔授信额度在授信有效期内领用,不可循环使用,不得与其他产品串用。对于非标准化固定收益类业务,金融机构应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明确单个项目或者产品的授信对象和授信额度。
3
投资授信流程
金融机构信用评估团队应根据风险偏好、风险承担能力及投资管理相关制度规定,在投资交易对手授信库的范围内开展授信工作:编制授信额度方案,在交易对手授信库内确定授信对象和授信额度,会签风险管理部门后由经营管理层或其授权的风险合规管理工作委员会审定后实施。
标准化固定收益类业务,由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层负责授信对象和授信额度的最终审批,在需要专业意见时可由风险合规管理工作委员会提供专业意见或在授权下进行审批决策;非标准化固定收益类业务应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明确单个项目或者产品的交易对手名单和授信额度,由董事会或者授权经营管理层决策后实施。
信用评估团队可在授信对象授信额度有效期内,依据实际业务需求或信用风险的变化,对授信对象授信额度、期限或品种等要素进行调整。对于授信对象自身或与其合作过程中出现风险预警信息的情况,在必要时,资产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信用评估团队都可发起授信额度调减或核销流程。信用评估团队通过评审会决议的方式决定是否进行授信额度调整,并报经营管理层审批。
根据金融机构投资交易对手授信库及授信额度,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投资业务的授信执行情况进行监测,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委托管理人做好配合支持工作。
对于自行投资,资产管理部门在授信额度范围内,经业务审批后开展授信业务;经资产管理部门委托的投资管理人,需要进行授信额度统一管理的,应按照金融机构投资指引或不定期投资管理函件等文件的要求,在资产管理部门分配的授信额度范围内进行额度配置。
4
投资授信额度管理
对于拟新增并开展授信业务的投资交易对手,应经过信用评估并纳入投资交易对手授信库后,开展授信工作。对于未进入投资交易对手授信库的投资交易对手,原则上不予授信。
金融机构投资的、具有上述特点之一的各类产品均属于授信业务,占用相关授信额度。
正常情况授信管理及统计规则
若单一上述授信业务仅有融资主体,则该融资主体为授信对象,占用其授信额度。若单一上述授信业务同时包含融资主体和非银行或增信机构增信主体,则融资主体和增信主体均为授信对象,由风险管理部门确定占用其中一方授信额度;若优先股会计分类被划为固定收益类,则该发行主体为授信对象,占用其授信额度;若资产支持证券类产品的信用风险依赖于产品的原始权益人或资产服务机构,则该原始权益人或资产服务机构为授信对象,占用该授信对象授信额度;若资产支持证券类产品的信用风险不依赖于产品的原始权益人或资产服务机构,对该产品进行评估、入库和授信,占用该产品授信额度。需占用授信的衍生品业务,交易对手方为授信对象,占用其授信额度。
特殊情况授信管理及统计规则
若单一授信业务存在多个融资方,如有合同约定的融资比例,则将该业务的名义本金按照融资方约定的融资比例进行授信管理;如无合同约定的融资比例,则将该业务的名义本金分别全额记入融资方各自授信占用额度;若单一授信业务存在多个担保方,如有合同约定的担保比例,则将该业务的名义本金按照担保方约定的担保比例进行授信管理;如无合同约定的担保比例,则将该业务的名义本金分别全额记入担保方各自授信占用额度。公司遵循“事前查询、事中占用、事后监控”的授信额度管理流程,对授信额度进行全流程管控:业务操作或办理前查询确认有足额未使用授信额度,业务操作或办理完成后在资金划拨前即要实时占用授信额度;对于存续的未到期业务,风险管理部门要逐笔进行授信额度监控,资产管理部门要进行授信额度自查。
5
超库及超限额管理
特殊情况下,拟开展授信库外或超授信额度的授信业务,应当拟与授信库外的投资交易对手开展授信业务,事前由经营管理层或其授权的风险合规管理工作委员会审批。此外,拟与授信对象开展超授信业务,应事前经经营管理层或其授权的风险合规管理工作委员会审批。
开展授信业务后,由于原授信对象信用评估结果下调而被调出授信库,或原授信对象授信额度被下调导致存量授信业务被动超授信的,不得新增授信业务规模,并由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处置意见,经经营管理层或其授权的风险合规管理工作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6
风险预警与监控
由风险管理部门牵头,资产管理部门和信用评估团队参与对各类授信对象进行风险监控与预警。风险监控与预警应遵循全面监控与预警原则、及时报告原则、快速反应原则。授信对象的风险监控分为持续监控预警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对授信对象进行持续监控预警是指对于授信对象自身或与其合作过程中出现风险信息的情况,应及时、持续进行监控和分析,必要时发起授信额度调整流程,对授信额度进行核减或撤销。
重大突发事件指因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对授信对象的履约能力或经营状况造成重大损害,并可能最终危及金融机构授信资产安全的紧急事件。如出现重大突发事件,依据监管要求及内部制度,及时处置、报告,必要时发起授信额度调整流程,对授信额度进行核减或撤销。
7
投资授信的监督检查
金融机构授信的监督检查是指风险管理部门按照经营管理层的要求,对授信相关工作执行情况定期进行管理评价。对授信进行监督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授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授信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授信监督检查工作的全面组织和安排;资产管理部门和信用评估团队负责协助风险管理部门推动授信监督检查工作的全面开展,配合风险管理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业务导向;资产管理部门协调委托投资管理人配合做好授信监督检查工作;信用评估团队须做好授信材料的档案管理,协助做好授信的监督检查工作。
授信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授信方案的制定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要求;授信方案审查和审批是否符合本办法和授权的相关规定;核定授信额度时,各类授信额度总值是否在风险限额范围内;授信相关有权审批人是否按相关规定审批授信额度;是否存在未核定授信额度、授信额度超过有效期、超过授信额度或未落实授信使用条件与管理要求而开展投资交易对手授信业务的情况;授信档案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及时将风险限额和授信额度录入系统或建立台账进行管理,是否对额度的领用进行实时有效的管理;委托投资涉及授信额度管控的,委托投资管理人的管控是否有效;其他需要检查的情况。
发现在授信工作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追究相关责任:超权限审批授信方案;不按规定程序审批授信方案;与投资交易对手勾结,提供虚假情况或财务资料,误导审批授信方案;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信用分析而制定授信方案;未落实授信条件办理授信业务;其他不符合授信管理要求的情况。
信用评估团队应对授信管理的相关文档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内部信用评估结果和授信额度等信息属于公司内部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给无关人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其所供职机构无关)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