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项羽
阿拉善盟紧盯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目标,念好“精”字诀,大力推行“选育管用”全链条模式,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夯实人才基础。
拓宽渠道精细“选”
在严格落实“每万人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不少于18人”要求的基础上,阿拉善盟坚持“凡进必审、凡审必严”原则,结合2025年度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面向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职位报名资格初审工作开展3轮交叉审核,依托“盟—旗(区)—街道”三级联动机制,完成全盟3旗2区、6个街道的招聘数据归集,建立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监测模型,确保把优秀人才选好选准,不断充实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全盟社区工作者518人,年龄45岁以下占62.5%,大专以上学历占80.3%,社区工作队伍专业化、年轻化水平明显提升。
多措并举精心“育”
阿拉善盟建立“理论筑基+实操强技”立体化培训体系,采用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常规性技能培训+人才工作室专业培训的“三训”模式,邀请盟内外专家通过“线下辅导培训+线上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授课,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管理能力。鼓励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培养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组织相关人员积极报考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全盟报考人数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的人数从2023年的132人,增加为现在的191人,持证人数增幅为39.4%,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奖优罚劣精准“管”
阿拉善盟坚持约束与激励并重,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信息系统,以“党建引领+数据赋能”为核心,实时监控监测社区工作者档案信息,勾勒社区工作者履职轨迹,实现从经验式管理向智能型治理的升级。明确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严格工作标准,落实《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考准考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情况,并对优秀社区工作者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截至2025年3月,已有7名优秀社区工作者实现岗位等级晋升,76人通过选举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压实责任精确“用”
阿拉善盟立足社区工作者岗位职责,深化“综合受理、集成办理”运行机制,不断拓展社区工作者服务基层治理外延。引导社区工作者多维度参与基层治理,从“执行者”向“谋划者”转变,搭建“阿拉善社会工作讲堂”“我为社区治理出主意”等多个社区工作者“汇智平台”,组织吸收优秀社区工作者把脉基层治理突出问题,群策群力“开方抓药”。同时,积极组织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到“社区书记话基层治理”讲堂授课,用好基层力量,传播基层经验,推动阿拉善盟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