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梅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拟组织实施“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教育培训项目的要求,呼伦贝尔市迅速落实相关工作,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进一步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完成好“两件大事”。近日,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和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在2023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试行开展为期一周的现场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完成好“两件大事”这一主题设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以实物、实景、实例为载体,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聚焦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实现党校理论课堂与现场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学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双提升,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奋力推进现代化呼伦贝尔建设。
凝心聚力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追寻领袖足迹、践行领袖嘱托、感悟初心使命。
走入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展厅,全体学员在老师的讲解下,深刻理解呼伦湖在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的重大意义,全面了解十年来呼伦贝尔市在呼伦湖保护与治理方面的有效举措和取得的突出成效,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信心和决心。
在满洲里国门、满洲里口岸国家安全教育馆、中共六大展览馆和新巴尔虎右旗贝尔苏木贝尔嘎查“北疆红色堡垒户”进行现场教学时,学员们实地深刻感受祖国国门的巍峨庄重、神圣庄严以及我国主权和安全不可侵犯,重温革命先辈们的红色足迹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上发生的革命斗争,感悟“北疆红色堡垒户”守边护边的突出贡献,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蓄力共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在华能集团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煤矿,学员们深入了解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为人民美好生活赋能,努力推动现代能源发展的丰硕成果。实地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悉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自觉增强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一列列满载货物的列车驶入满洲里铁路口岸换装场,经换装后发往全国各地。在满洲里铁路换装场、满洲里口岸现场,学员们充分认识满洲里口岸的功能定位以及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对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认识。
建设国家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重大任务。为深入了解呼伦贝尔市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具体实践,全体学员来到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试点新巴尔虎右旗芒来嘎查进行学习,以访谈互动形式剖析芒来嘎查这一典型样本,让学员了解“芒来模式”的具体举措、成功经验,以获得深刻启示,进一步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新实践。
呼伦贝尔市2023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到陈巴尔虎旗党员干部教学体验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担当作为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2009年,在陈巴尔虎旗牧民巴特尔家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守望相助”的理念。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基础。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来,在全国、在国际上都有重要影响”,要求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续建设好模范自治区”。
现场教学活动中,全体学员来到呼伦贝尔市委党校满洲里分校金骄教学点。目前,该教学点已经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所。
在基地负责人讲解中,详细了解该基地负责人通过带领群众脱贫攻坚、进行生态保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和感人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全体学员的思想认识,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员心中深深扎根。
五天的现场教学,让学员们在“听、看、问、思、研”的教学模式中实地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深入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深化了市情认识,开拓了视野,锤炼了党性,凝聚了奋进力量。
真理之光照亮复兴之路,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大家纷纷表示,新征程上,要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爱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坚持实字当头、以干为先,拉高标杆、跳起摘桃,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推深做实产业发展“五大行动计划”为着力点,凝心聚力完成好“两件大事”,努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呼伦贝尔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