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 杨明园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立足新时代人才工作新态势、新布局、新要求,全方位、全链条抓好人才“引育拴用”各项工作,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举措,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吸引更多人才来到口岸、留在口岸、建设口岸,着力为现代化口岸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坚持统筹谋划,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环境
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谋划,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29个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进一步厘清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常态化落实需求分析、招才引才育才、优秀人才评选等工作,形成上下“协同作战”的良好格局。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制度文件,构建符合口岸实际的人才制度体系。健全市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机制,32名市级领导直接联系64名专家人才,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人才获得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大力宣传各行业优秀人才典型,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服务基层”的良好氛围。
坚持创新机制,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工作
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布局和重大项目需求,结合口岸优势,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用项目引人、用人才引智,切实把二连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地缘优势挖深挖实。立足二连浩特市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争取知名医院对口帮扶,建立长期轮诊、远程指导机制,柔性引进专家医师和全科医生。加大重点人才引进力度,通过“绿色通道”、公开考调等方式,合理利用编制职数资源,有针对性地引进熟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金融财税等方面的人才,着力提升口岸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今年以来,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7名,采取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团队1个,引进区内外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专家人才团队3个,柔性引进人才43名,以人才引进助推口岸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激发内力,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制定全市人才队伍主管部门培养计划,紧跟时事、紧随需求,重点培育教育、医疗、口岸商贸等领域人才,目前已储备各类人才722名。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同步绘制“产业地图”和“人才地图”,推动“两图”对接。依托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中蒙经济合作区“三区”建设,积极开展挂职锻炼、比武选才等实效性较强的活动,畅通各类人才流动渠道,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着眼全市重点领域、重要项目中表现较好、实绩突出的各类人才,进行项目跟进、资金支持、近距离考核。加大党政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对政治过硬、工作实绩突出的人才及时提拔,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