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

党建引领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 启动农民致富新引擎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136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作者:高巍 甄渊博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作为首府地区马铃薯的优质主产区,近几年,通过全力推进顶凌覆膜、农资供应、技术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实现了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作为全县支柱产业之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农民增收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2023年,受去年马铃薯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热情更高了,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预计可达65万亩,增幅预计可达10%,总产量预计可达180万吨,产值预计可达24亿元。
党建引领筑牢生产安全线
为确保马铃薯种植所需农资供应充足,武川县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构建了上联支部、下联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了党建统产业、产业促振兴的工作格局。武川县各乡镇党委组织农资销售企业代表、农户,早准备、早谋划,积极做好农资储备工作,及时掌握农资市场动态,加强全县农资库存、销售和市场价格的动态监测,全力保障各类农资供应,为春耕播种打好坚实基础。
从武川县耗赖山乡马铃薯覆膜示范点连片成垄的农田上望去,深翻的棕褐色土地格外醒目,振兴元村村民王亮明和家人正在自家地里忙碌着。他告诉记者:“今年我家种了150亩马铃薯,种子、化肥、地膜都是通过县里统一购买的,质量品质放心着哩。”
新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武川县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来打造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我们武川县成为了马铃薯种植的黄金地带。返乡创业以来,经过几年的种植,我感到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收入非常可观。县委、县政府也持续加大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的信心。今年我将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依托机械化作业、有机肥改良土壤、病虫害绿色防控、轮作倒茬等技术,潜心研究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希望能为武川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返乡青年张成忠满脸笑容地介绍。
探索提供发展新平台
在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各乡镇党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各个合作社加大流转土地力度,将农户的闲置零散土地流转统一经营,推动抱团式发展。
为实现企业与种植户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各乡镇党委坚持“党支部引着走、企业合作社带着走、农户跟着走”,创建了三位一体“马铃薯种植标准化联合体”。武川县结合市场考察的结论,指导农户种植市场前景好的马铃薯品种。同时,县农科局积极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下放科技特派员,培训指导农户掌握新技术要领,同时,帮助企业与种植户零距离对接,降低农户销售成本。个别农户还能到基地务工,每个月都有几千元的工资收入,同时还能学习先进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水平,增加收入。
厚蓄产业发展新动能
武川县各乡镇党委和农科局党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马铃薯产业发展共同体作用,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农机化生产与适度规模化经营相适应为基础,以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优化农业生产资料配置,大力推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目前,县里已形成马铃薯播种、上土、杀秧、收获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同时,县里还不定期组织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为农户讲解马铃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确保马铃薯播种新技术应用工作有序推进。
下一步,武川县将紧紧依托“两麦一薯”产业发展定位,制定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成果转化平台及展示应用基地,建设武川生态特色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和马铃薯产业园,挂牌成立马铃薯首席科学家工作站,建成马铃薯科技创新中心、智慧农场和试验基地,组建马铃薯质量认证体系,建立可追溯制度,打造马铃薯高质量发展新样板。同时,武川县将依托供港基地、川宝、薯元康等企业,持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保障合作社、种植户持续稳定增收。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