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

包头稀土高新区:“高精度”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192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作者:贾婷婷
制造业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产品的精细度,则体现出制造业基础工艺和水平。
日前,由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永磁”)研发生产的大力矩稀土永磁电机,成功应用到天体测量、新型战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为企业打造“强国重器”的宏伟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大力矩稀土永磁电机力矩可达10万牛米,精度非常高,可以达到万分之一度每秒。即地球转一圈是一天,我们的电机15天才转一圈。在高精度的天体测量中,精度越高,越能体现控制产品的准确性,可以及时接收和发出信号,保证飞行器的安全,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谈及企业的技术创新,长安永磁副总经理苏锦智自信满满。
苏锦智告诉记者,别看公司占地不大,他们的能量却很大。从远望号测量船到天宫对接,从新型水下装备到舰船火炮,无论是海陆空军用领域,还是贴近百姓生活的民用领域,到处都有长安永磁高精度稀土永磁电机的身影。
近年来,长安永磁瞄准高端市场,做精稀土永磁产品,成功开发出20多个大类400多个规格的高精密稀土永磁电机,7项专利技术世界领先国内第一,为国家航空航天、电子船舶、水中兵器和核工业领域提供了大量首创、先进、可靠的技术产品。
致广大而尽精微。从一纸方案到任务成功之间,是千锤百炼,是精雕细琢,是无数的科研人员用创新创造、严慎细实铸就的。
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希望工业园区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震雄铜业”)年产10万吨铜杆、6万吨铜丝生产车间,总经理杨崇伟一边向记者介绍着企业的生产情况,一边指着细细的铜丝自豪地说:“这是直径0.05毫米的铜丝,当然这还不是最细的,我们能将食指一般粗细的铜杆拉成0.016毫米的铜丝,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我们之所以能把铜丝拉到0.016毫米细,主要是由于铜液中添加了微量的稀土元素,稀土元素能够去除铜液中的杂质,提高铜丝的导电性以及可拉丝效果。目前,我们已打破‘0.05毫米以下规格铜丝’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中国造铜丝’的品牌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震雄铜业研发中心主任王强说。
铜丝越来越细,不仅节省了空间,还减轻了重量,方便了相关产品集成化、功能化、微型化,成为手机通讯、航空航天、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科学之路,惟信念,谋未来。
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初心使命的包头稀土高新区,建区30年来,一代代科研人员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让大国重器站上世界之巅,让中国制造打上“智造”标签。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始终将科技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紧紧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布局,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兴蒙”战略目标,坚持高端集聚、创新驱动、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着眼产业变革方向和稀土、有色金属、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等一系列新动能推动创新发展。
目前,稀土高新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220余家,各级各类研发平台119家,研究和试验经费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12%,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研发投入强度的4倍多;累计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成果转化项目500多项,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1.9件,连续5年位列包头市第一,科技创新已成为该区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细微处,见广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包头稀土高新区集聚的大批高科技企业和超万名科研人员,用匠心丈量“中国精度”,用巧手练就“绣花功夫”,用时间和汗水成就了产品的“零缺陷”和“一次成功”,在方寸之间钻研、琢磨,淬炼着“中国制造”的含金量。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