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

乌兰察布:用心用情用力写好“民生答卷”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198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作者:邓秀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兰察布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在为民惠民利民上下功夫,让更多群众享受到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账单持续“加码”,一项项具体的惠民工程让更多群众受益,一幅美好生活“新画卷”正徐徐铺开。
住有优居 出行方便 满足最美好的民生憧憬
“规划了停车位、硬化了道路、安装了监控和门禁智能系统……”家住集宁区文化小区的杨玉良对改造后的小区赞不绝口,以前我们居住的环境脏、乱、差,住的特别闹心,现在看着干净整洁的小区,打心眼里高兴。
如今,在乌兰察布随处可见城镇老旧管网改造分批次推进,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背街小巷的路面翻修一新……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都始于2019年乌兰察布市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特别是集宁区先行先试,推动老旧小区从“能住”转变为“好住”、从“住有所居”转变为“住得宜居”、从“缺乏管理”转变为“优化服务”,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近年来,集宁区高标准完成100个、15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切实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绘就了居民幸福“优居梦”。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市委、市政府坚持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补齐老旧小区功能短板,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在棚户区改造中,市委、市政府坚持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棚改安置房,优化户型设计、严格工程质量监管,有效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身有所居,心有所安。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真正让民生工程得民心。
就业不愁 教育均等 不负最殷切的民生期待
“我参加了市人社部门组织的线上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一个多月的线上学习,成功取得了健康管理师证书,现在来到集宁区墨菲阳光宝宝亲子幼儿园工作,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毕业于集宁师范学院的冯斌说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百姓拥有稳定的收入渠道,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保证。
开展“网络招聘会+直播带岗”、组织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举办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一直以来,乌兰察布市围绕促进就业的实质性工作一项接一项。仅2021年,乌兰察布市城镇新增就业8719人,登记失业率4.2%,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915元和14427元……今年,乌兰察布市继续深入实施就业帮扶和援助行动,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顺利就业、收入有保障,让下一代享受优质教育就成为千家万户共同的愿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兰察布市教育工作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教育质量逐年上升。
9月初,秋风渐起,暑热渐褪,市直属幼儿园的孩子们迎来了新学期,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由老师护送入园。走进园所主楼,教室设计温馨、多功能室趣味益智……在这里,孩子们开始了一天的校园生活。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教育系统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举措,扎实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确保普惠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稳定在80%、50%以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乌兰察布市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全部实现了“零门槛”“无障碍”入学;持续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孤儿、单亲子女的关心关爱,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乌兰察布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为零;积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绘就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在康养院,不仅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全面的医疗服务,我们老年人晚年生活更有保障了。”住在集宁区乌兰美康养院的王玉英老人,在早饭后下楼练练毛笔字已经成为她每天的生活习惯。乌兰美康养院是一家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全方位满足了老年人养老与康养需求,切实做到了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及医疗环境。乌兰美康养院的设立,是乌兰察市建设医养结合、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有所养”越来越被广大群众重视。乌兰察布市将养老需求列入民生实事议程,全面深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与医养结合工作,全市60%的二级综合医院设立了老年医学科,全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覆盖率达53%,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增至23对。此外还积极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与“老有所养”一样,“病有所医”也是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
“谢谢你们来给我送药、看病,自从你们上门给我看病后,我有点小毛病也不用去镇里了。” 多年来身患高血压、脑梗塞等疾病的兴和县店子镇王玉老人十分感谢县卫健委的工作人员长期送药上门、送诊上门。
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就近看病、全民医保,从四处奔波求医到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不断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全面推行电话预约、网上预约、门诊大厅预约等多种预约诊疗服务,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实现稳步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十年社会建设,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乌兰察布各族儿女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接续谱写建设美好乌兰察布的新篇章。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