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

乌珠穆沁草原上的幸福牧歌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219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作者:李会飞
哪里的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哪里的乡村振兴步伐铿锵有力?新牧区新牧民高唱的牧歌里有答案。
驱车前往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呼热图淖尔苏木扎格斯太嘎查牧民图门格日勒家,沿途风景格外美丽,蓝天白云、碧绿的草地、艳丽的花朵……绝美景色尽收眼底。
图门格日勒家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养牛致富户,他家有228头牛,有标准化暖棚3000多平方米、机械库300平方米、青贮窖1处、机井2眼,还有拖拉机、农用车、铲车、饲料搅拌机、粉碎机以及牧场监控等设备,牧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现代化。
到达图门格日勒家后,我们先去看了他家的“牛产业”,只见牛舍里一个个膘肥体壮的牛儿有的在享受“午餐”,有的在惬意“午休”,不时发出的“哞哞”叫声仿佛是在哼唱致富乐曲,甚是喜人。
“我养牛的诀窍就是坚持科学化和精细化饲养。”图门格日勒说。多年来,他在自家7000亩草场上建立了“轮牧+舍饲”的饲养模式,根据牧草生长和牛对饲草需求的情况,将自家草场有计划地分为若干生态放牧区从而进行轮牧,同时优化饲养管理,为牛搭配饲草配方,不仅降低了成本,也保障了牲畜的膘情。
“放牧期间对基础母牛不喂精饲料,而是补饲蛋白矿物质饲料。冬季舍饲期给予干草、青贮饲料、燕麦和补饲矿物质,同时,在母牛分娩前2至3个月开始增加营养。”图门格日勒说,他还在饲养管理的细节上下功夫,对牛做好各类防疫接种的同时,加强品种改良,给牛佩戴电子耳标,做好良种牛的系谱档案。
经过近几年的精心耕耘,图门格日勒家彻底转变了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在基础设施标准化、畜群品种良种化、草场利用合理化、生产工具机械化、饲养管理常态化、疾病防治规范化及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走出了科学养畜的新路子。这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科学化养殖的方式不仅让图门格日勒家的草场长势越来越好,同时经济收入也是逐年增加,除去各项支出,他家每年纯收入可以达到60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东乌珠穆沁旗呼热图淖尔苏木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注重提升牲畜饲养管理科学化水平,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截至目前,全苏木草原肉牛数量达到5万头;建成盟级良种肉牛核心群4群,草原肉牛规模化养殖80头以上的牧户达到300多户,养殖规模在200头以上的良种肉牛养殖专业户有12户,有安格斯牛养殖专业户6户、海福特牛养殖专业户2户。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