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

互联网诊疗的风口来了?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3561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互联网诊疗火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个互联网医疗企业开展义诊,其中包括平安好医生、微医、微脉、阿里健康、丁香医生、京东健康等,相关平台流量暴增。以平安好医生为例,据统计,疫情期间其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
医院方面,有大批的医院在疫情期间上线了互联网医疗平台等多种线上义诊渠道,其中除发热门诊外,对于常见病的线上门诊也陆续开通。湖北地区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北京和睦家医疗、上海德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皆开通了线上诊疗通道。不少医院也开始自建在线问诊平台。
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191家公立医疗机构及近100家企业互联网医院针对疫情提供在线义诊,缓解线下医院压力。
对此,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华琳对i北方网记者说,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有助于缓解医院救治压力,减少人员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保证慢病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互联网诊疗服务需求激增
“医生,我感觉自己一直在发烧,每天量很多遍体温,有时高有时正常。”
“我最近总是头疼,但我没有去过武汉,会得肺炎吗?。”
“我今天去银行存钱,旁边有个人一直在咳嗽,我可能被传染吗?”
……不同于日常在门诊值班、接诊,从大年三十开始,北京微医全科中心的张雪松医生每天一睁眼就要通过手机回复几十单诸如此类的患者线上咨询。
不只是微医平台,好大夫在线、企鹅杏仁、医联、丁香医生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与腾讯合作,联合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持证医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供免费在线义诊,包括居家防护、导诊建议、心理咨询等服务,向大众提供实时权威的在线咨询服务,并助力缓解线下医院压力。
i北方网记者从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在线义诊服务平台已在腾讯医典、腾讯健康、QQ浏览器等腾讯旗下多个平台开通入口,并接入深圳市政府主办的“深i您”小程序及“i深圳”APP等。
腾讯相关负责人告诉i北方网记者,在线义诊服务平台上线两周内,覆盖800多万用户,其中,用户来源最多的为湖北、广东及江浙沪一带地区,“呼吸内科”“感染科”是用户发起咨询最多的科室,问题集中在流感防范、感冒、咳嗽、发热等症状。
i北方网记者从阿里健康获悉,阿里健康在除夕夜紧急上线针对湖北地区居民的义诊服务。截至2月8日晚24点,问诊页面累计访问用户近1000万,累计在线问诊用户超过93万人;医生人均日接诊量100人以上,呼吸科部分医生人均日接诊量在200人以上。
各地市民对在线义诊的需求超出平台的想象。一些医生深夜也要上阵,“白衣天使”变成“睡衣天使”。1月25日,阿里健康增开手机淘宝的义诊咨询入口。开通后每个小时平均近3000人发起在线咨询,导致一些用户要排队等候医生接诊。“医生们非常敬业,有的趴在电脑前一坐就是8至10小时,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阿里健康互联网医院负责人赵忠华说。
在传统互联网平台纷纷加码线上诊疗的同时,一些公立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纷纷开通了线上问诊渠道。
“实体医院依托互联网,具有互联网医疗平台中不包含的重症转运调度、航空救援等服务。相对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服务功能,实体医院依托互联网虽然起步晚,但是具有实力赶超的优势。”一名互联网医疗技术服务商王昊说。
“空中战场”的三种地方模式
在疫情防控中,国家卫生健康委(以下简称卫健委)在2月两度发文支持互联网诊疗,分别是2月4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月7日发布的《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
卫健委规划司还就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相关问题召开研讨会。在此基础上,规划司也以司便函的形式转发了北京市、天津市和浙江省有关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的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
i北方网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搭建了以北京医学会为运营主体、阿里健康等多家企业参与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仅用时6天,完成该平台从开始建设到正式运行的各项工作。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上线4天,访问量达11.8万人次;录制视频54人次;视频直播4场,浏览量124.2万人次;市民在线提问4436条,专家解答4293条。
而在天津,天津市卫健委印发《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开展“互联网+医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联合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在全市开展互联网医院线上义诊行动。
疫情防控期间,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于除夕夜火速上线“抗击肺炎实时救助平台”,截至2月7日,平台访问量超过9229万,集结19589名医生在线接诊,累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102万人次。
浙江省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则是将咨询、问诊一体化。1月27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第三方技术团队24小时开发上线浙江省新型肺炎防控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平台联通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增设新冠肺炎咨询通道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近400家医院接入,4万多名医师备案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覆盖图文咨询、电话咨询、在线复诊、在线处方、护理专科门诊等业务。
互联网医疗发展仍存两个障碍
长久以来互联网医疗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受到疫情影响,在线医疗、互联网医院等概念再次火热起来。
无论是从建立用户行为习惯,还是推动行业生态联动层面来说,此次疫情之于在线诊疗,起到了助推作用。长远来看,互联网也将切入整个医疗服务形态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环。
腾讯相关负责人分析表示,这次疫情将会引起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用户就医行为的变化,疫情之下过去用户求医只能到实体医院的惯常选择被打破了,这有助于用户理性求医,改变小病跑大医院的习惯,逐步养成分级诊疗的思维,能线上解决的问题可以避免扎堆往大医院跑。
二是行业联动更紧密,义诊平台的形式聚合了分散在各处的医生资源,同时线上服务与线下医疗机构的联动也更紧密,这有利于打通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让线上咨询本身也成为线下求医分诊的一部分,最终整个医疗服务形态慢慢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变。
尽管发展潜力大,但在丁香医生创始人李天天看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障碍。
李天天对i北方网记者表示,疫情作为一个偶发事件,不太会成为改变整个行业的关键因素。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目前看存在两个障碍,一是技术上的,二是政策上的。
“技术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那种可靠、成本低廉、居家、准确的检测设备大量出现。如果没有这种东西,我们拿不到医疗数据,能够提供的服务就会比较浅、比较泛。”李天天说。
李天天表示,政策上的障碍包括首诊限制、医保和处方药的销售。“互联网首诊是被禁止的,你要想在互联网上咨询医生,必须已经在线下的医院进行过诊断了,甚至是进行过治疗了。有了线下医院诊断的处方和诊断意见,才能到线上进行咨询。”
“处方药这一块,线上销售始终存在一个灰色地带,并没有政策层面的认可。期待会有这种政策的利好,能够允许线上的处方药销售。”李天天说。
对于未来互联网医疗的方向问题,集家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张礼立表示,未来几年,互联网+远程医健咨询服务的价格体系变化趋势将取决于政府如何完善监管体制。医保和商保的参与,也将会助力远程医健服务费用合理化进程和普及互联网+医健服务。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