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序: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9年8月22日至27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中国代表团共获16枚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和17个优胜奖,团体总分第一。由此联想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职业技能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里,大振雄风,异军突起,追赶潮头,尽锐攻坚,令人感佩,因以赋之。
吾世居乌兰浩特,熟谙山川形胜之美,人杰地灵之妙:大兴安岭延展余脉,翠屏迎迓来者;洮归两河双捧哈达,素绢诚献圣洁。域内最高学府兴安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整合七所院校熔钢锻铁,历经十余载拓路砥砺行进,终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大格局,奉职业技能为圭臬,集职业教育之大成,提出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学生即学徒;
教师即师傅,课堂即车间,毕业即就业。
此乃历史性宣言,破天荒举措!
若论职业教育,有史以来尽人皆知:有事做、就其业,乃一人安身立命之本;百业旺、万事兴,乃一国图强善治之要。有业虽无家,日后可安;有家且无业,家之不久,譬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又若无源之水必涸其流。于人于家皆如此,国之兴盛衰亡与家业脉络连通,正所谓万家灯火盏盏维系国家利益,忠心昭日公民自萌家国情怀。
又闻坊间所传乌兰浩特状元郎学生本厂,企业管理者出书曰《在企业里读大学》,提倡实践中学,涵养工匠精神,与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所创所导,有异曲同工之妙。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专职司技,精髓所在。学院教授,企业约束,皆为孕育工匠精神--坚持传统,百变不变,方有基业长青,教育长新。列举章丘铁锅,光如明镜,其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三万六千次锻打,锤下砧上,如斯翻覆,孰料铁匠无样,越打越像兮!品牌出于一锤一凿之间,工匠精神一时名满天下。
择业,选的是职业,择的是事业。社会变革,新技术新工种雨后春笋;泱泱古国,疆域广人口众生生不息。就业难题,国府首虑,两会热议,舆论焦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共构国民教育体系,因应科技兴国,赋能人才强国,成全社会共识,工匠精神遂大行其道,广事弘张!
戏比天大,业精于勤,匠心独运,爱岗敬业,尽入汉文字传统语系;业者,与人们所从事之对社会发展有影响之经常性活动连用,便成事业。《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既自己喜欢又帮助他人;可实现自我价值及更高层次追求。“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古语民谚剖析择业,格外精当,古今回响。
回首喀山世界技能大会,各国工匠高手登坛亮剑:削切打麿火花四溅,精雕细琢屏息凝神,虚拟世界上演网络交锋,机器人按编程闪转腾挪……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山飞海立;潜能激发应大势,市场需求看未来--尽显十八般武艺,各展七十二番变化,凸显三百六十行神采,搅动经贸全球化风云。曾经一招鲜、吃遍天,往后技能精、五洲行!
善哉,职业技能教育--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就业不放松;
壮哉,职业教育工作者--定力驱散浮躁,务实洗尽铅华,从容不再徘徊。
从兹始,职业教育回归职业,工匠精神大国必备,文凭当道让位技能。
放眼望,车间课堂共生,院校企业共荣;英雄不问出处,工匠必是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