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乃日文化颂北疆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762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乃日”意为娱乐、聚会,是蒙古族在特定的场合载歌载舞、演奏乐器、日常娱乐的一种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最早来源于元代宫廷文化,随着文化交流的拓展延伸,在民间广为流传。乃日文化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乃日表演。(来源: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

生活在“乃日文化之乡”——呼和陶勒盖嘎查的那音太,从小就耳濡目染牧民们吹拉弹唱、欢聚一堂的欢快氛围,深受影响的他如今已成为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的乃日文化传承人。
“我组建的鄂托克旗第一支牧民乐队——草原蓝色乐队,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了今天的60多人,每年有上百场演出。我们在婚礼、那达慕、家庭聚会上即兴表演,马头琴、顶碗舞、蒙古长调这些同时进行,热情欢快、激情奔放,用宝贵的民族文化艺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祝福,为牧民送上文化大餐,特别激动,也特别幸福!”那音太说。
如今,乃日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永不散场的文化舞台,让牧民的生活更加充实。
文化需要传承,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作为鄂尔多斯乃日文化保护传承的核心区,把乃日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门打造了草原乃日文化体验基地,评选乃日文化户,每个嘎查都组建了乃日乐队,用多种形式鼓励农牧民开展文化传承、文体娱乐活动。
“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乃日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用农牧民喜爱的方式宣讲党的好政策,促进大家交往交流交融,用生动实践讲好北疆故事。”阿尔巴斯苏木党委书记孟根吉嘎素介绍。他们打造的“党建为民·文化富民”党建品牌,以乃日文化为载体,推行“党小组+产业协会+农牧户”模式,提升农牧民思想文化素养,促进嘎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强农牧民幸福感。
近年来,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不断健全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打造民族文化体验基地,切实以文化振兴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目前已举办乃日文化培训班59期,累计演出112场次,培养器乐演奏、民歌演唱、舞蹈表演等各类文化人才1500余名。实现了有牧民的地方就有乃日文化,草原处处是歌声的美好愿景。(作者王海霞 单萨娜)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