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成就卓著的学者、画家和书法家。其文章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并列“唐宋古文八大家”;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着宋诗的特色和高峰;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创造了豪放词派;绘画与文齐名;书法为宋“四大家”之一。苏轼还有着极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染力,他热爱人生又超然物外,用审美的、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处于逆境却始终葆有自由的天性和旷达的情怀,受到历代文人的普遍尊崇和热爱。苏轼集“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宋史》本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不仅当时就名扬中外,后世也翻刻不绝,产生了深远和巨大的影响。
1.《苏轼全集校注》,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文化巨人,由宋迄今,历代评说不已,相关研究著作亦层出不穷。其中笺注之体,乃最传统又最见功力的一种著述体裁,出现了许多经典力作,涉及苏轼创作的诗、词、文各体,成为后人研究苏轼的重要材料。由四川大学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三位先生主编的《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即是这一领域的集成性著作。该书皇皇二十册,八百余万字,是迄今为止最全、最新的苏轼作品集,它对苏诗、苏词、苏文进行了通收、通校、通评,在编年、校勘、注释、辨伪、辑佚、集评等方面均有创获。其中苏诗、苏词是在旧注基础上另作新注,订讹匡谬,补罅删芜,对前人注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苏文则绝大部分为自作新注,相当多作品属首次编年,在征典释义、探究本事诸方面,出入经史,旁及百家,特别是对佛禅文献的利用、对典章制度的阐述方面,尤见功力。河北人民出版社集中优秀编辑力量,历经多年,对这部集大成的学术著作进行了精心编辑,体例规范,校勘细致,装帧精美,是近年来古籍整理领域不可多得的学术精品,受到学界的广泛欢迎。嘉惠学林,其功至伟,特此向传统文化爱好者,特别是苏轼文学爱好者推荐。
2.《苏轼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苏轼在文艺创作上诸体兼长,诗、词、文、书、画以及评论,俱臻一流,堪称中国审美文化的最高代表。《苏轼选集》是王水照先生倾心多年而成的力作。此书精选苏轼诗二百四十多首、词五十多首、文近三十篇,集中了苏轼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每篇首条注释实为题解,此后基本上以“句”为单位出注,重在疏通文脉,追求对苏轼用意的准确理解,疑难之处综合前人注释和当代研究成果,断以己意,具备学术上的前沿性。注释后又设“评笺”一栏,搜集历代评议之精到者,如问题复杂,还增“附录”一栏,详明本末。其以抉发诗眼文心为要,实承钱锺书先生《宋诗选注》之遗意,但全书编年排列作品,结合苏轼生平事迹、时代背景,考据详确,论断精密,又具备明确的“文学史”意识,故选注苏轼一人之作,亦可见宋诗、宋词、宋文之特质。此外,前言部分将苏轼的仕宦经历分为“在朝——外任——贬谪”的两度循环,现已成为学界苏轼研究的基本共识。书末附录宋人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国内久已失传,王先生从日本复制带回,并论述其史料价值,曾有力地推进了苏轼生平的研究。该书问世三十年来,享誉学界,被钱锺书先生评为“卓然优入著作之林,成一家之学”,对广大读者欣赏、研究苏轼作品均有裨益。
3.《苏轼诗词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陈迩冬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苏轼学博才高,极具灵心慧眼,对人生持超旷的态度,其诗纵意所如,触处生春,多发妙理新意,是古今中外颇受喜爱的宋代诗人。陈迩冬选注《苏轼诗词选》精选苏轼诗词,加以精炼注释,参酌采用旧注的成果,择善而从,对旧注的错误也有所驳正。注释文字活泼,并常常结合“谈艺”,敏锐捕捉揭示诗词妙处,言简意赅,时有新见,对读者很有启发。原分为《苏轼诗选》(1957年初版)、《苏轼词选》(1958年初版),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出版六十多年来,影响很大。新版合并为一册,并进行了必要的修订,是苏轼诗词选本中的经典之作,适合中学生以上水平的文史爱好者阅读。
4.《苏轼词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刘石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苏轼词选》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石先生编选、注释、评解而成。刘石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研究,著有《苏轼词研究》并发表了多篇苏轼研究论文。该书内容主要由选词、注释、评解几部分构成。选注者从《全宋词》350首苏轼词作中精选109首,并以多种版本校订。选录标准兼顾不同的题材、风格、形式和艺术特色,并以写作先后为序加以编排。注释详细全面,每篇词后有解读赏评文字,对词作的写作背景、本事史实、立意结构、艺术风格、流传影响等进行细致分析,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使文史专业读者和一般古典诗词爱好者都从中受益。
5.《苏轼集》(名家精注精评本),陶文鹏、郑园编选,凤凰出版社
该书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苏轼诗词研究专家陶文鹏编选注评的苏轼作品选集。所选诗、文以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苏轼文集》,词以邹同庆、王宗堂所著《苏轼词编年校注》为主要参考对象,兼采他本。选目兼顾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全面突出东坡的个性特征,使读者可以感知东坡作品的全貌。诗、词、文三部分,各按时序排列,每篇均注明作品的创作时间以及东坡的时任职务、所在地点等,为读者提供尽量详细的社会背景。注释上力求简洁,注意对创作背景、疑难字词、重要典故等加以解答,难句略加串讲,难字标出注音,为读者扫清理解障碍。同时,以“品评”的方式将原文精华之处揭示点明,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旨及精髓。该书是我们畅览苏东坡精神家园、领略其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的出色导游。对于有意了解东坡、对东坡作品感兴趣的读者,对于正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中学生、大学生,无愧为入门之书、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