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万里
2018年4月1日下午,我们一行四人从新加坡乘旅游大巴越过揉佛海峡大桥,就到了马来西亚。在海关入关后,吃过晚饭,乘大巴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著名的马六甲古镇,当晚住在这里。
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和加里曼丹岛北部,分为马来和东马两部分,全国共有一级行政区划洲13个,另有一个特别区。其中东马即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巴和沙劳月两个州,但东马两州加起来的面积却大大超过马来部分。
马来西亚全国总人口3000万人,主要有三大种族:主体民族马来人,约占1/4;印度人约占13%;其余是华人,占60%多。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来自各国各种肤色和服饰的人来来往往,反映了马来西亚经济社会的外向度。不过,由于马来西亚华人居多,所以在这里出国的感觉並不很強烈,华人都会讲汉语,可以与他们很方便地进行语言交流。而且这里的华人在信仰、禁忌、服饰、饮食、节庆、婚俗、丧葬等传统习俗,与祖国内地也都趋同。导游说,马来西亚是全世界海外华人文化传统保留得最完整最浓厚的国家。
马来西亚大地上分布着大量的棕榈树,盛产棕榈油,是主要经济树种。棕榈油可用于食用油、肥皂等生产,经济价值极高。我们日常食用的“金龙鱼”食用油中就有很大成分的棕榈油。
马六甲在行政建制上是个市,是马六甲洲的首府。中国明朝永乐七年(1410年),明成祖命三保太监郑和封这里的酋长拜里米苏拉为满喇加王,两年后满喇加王曾率领妻子和随从540人来朝进贡,此后又多次来朝贡。郑和下西洋,来回都曾以马六甲为大本营,建立城墙、排栅和鼓楼、角楼,并建设仓库储存钱粮百货。至今马六甲还保存不少郑和遗迹。市区内著名的三宝山就是郑和船队在马六甲扎营的地点。
1511年,马六甲被葡萄牙人所征服,1641年,荷兰人击败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直至1824 年,以后是英国人占领。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成为马来西亚13州属之一。
葡萄牙人来到这里殖民,留下了最早的遗迹。在市中心区域当年葡萄牙人留下的总督府、炮台、护城河等仍然保存完好。
中国明朝时的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有五次来到马六甲。三保山上有12500多座古墓,墓前建筑大部完好,墓碑斑驳古旧,系明人及其后代之墓,众多的华人义豕,使这座山成为名符其实的墓山。资料显示,山上最早的古墓建于1614年,墓主人是嫁给明朝人的文莱女子。这说明早在明朝初年我国明朝人就在这里成家立业,劳动生息。三保山下有个保山亭,是三保山的集中祭祀场所。当地华人相信当年郑和曾率军驻守此山,并在山下掘井取水。这口古井现在还在,被称为三保井,井水至今仍被取用,水体密度超过普通水。做为重要文物,三保井被严格保护起来。
马六甲古老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在市区,古代建筑特别多,而现代高楼大厦却较少。2008年7月7日,马六甲古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马来西亚虽然葡萄牙、荷兰人把西方近代文明带来已四百多年,虽然有地处两洋半岛的优势地理位置,但发展並不快,从整体上看,经济社会並不发达,还是个发展中国家。这一点在我们的旅行中随处可以体验到。我们住的马六甲一家旅店,在早晨人流高峰期,两部小型电梯只有一部能运行,而步梯安全门又被锁死,至使众多旅客滞留在电梯口的楼道里,半个多小时都上不去电梯走不出楼去,而这种时候这种情况店方却无人来解决,管理上可见多么的落后。早餐吃的炒土豆块儿,不仅土豆切块儿很大,而且不去皮儿,要在吃进嘴里再把土豆皮儿吐出来。据说这是专给中国人吃的做法,而他们自己是不吃带皮儿土豆的。这就不仅是管理落后的问题,简直是可恶!
4月2日晚,我们住在首都西北部的“云顶高原”。这是一处建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之巅的庞大的综合性服务场所,由多栋高低楼宇所构成,里面不仅有住宿,还有大型赌场、游乐场、商场、美食街等,其中住宿房间有2万间,每天可接待4万多人住宿。上山的路十分险峻,车子开到半山腰,接着要乘坐电揽车才能到达山顶。从山下向上望,巍峨的楼群矗立在山巅,十分壮观,时而掠过的云雾使楼群若隐若现,如同仙境一般。住在这样的奇迹般的建筑群里,人们不仅感叹山之高峻,建筑物之庞大复杂,更感叹马来人的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
3日在吉隆坡,参观王宫、独立纪念碑、双子星楼等,晚住宿在吉隆坡一酒店。4日里4点起床,4点半集合去机场、出关,于8点35分乘马行波音737一800型飞机起飞飞往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