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有三九,夏有三伏”,在夏天最热的时节,我在清凉舒适的空调房里手捧诗集,读着白居易的夏日避暑诗,分外有趣。他在《销暑》里写道:“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白居易如何解暑呢?只要在小院中独坐,让心静下来就可以。他还在另一首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里写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心静下来了,就能感受到自然的凉风。
白居易的《夏日作》写道:“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烹葵炮嫩笋,可以备朝餐。止于适吾口,何必饫腥膻。饭讫盥漱已,扪腹方果然。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外养物不费,内归心不烦。不费用难尽,不烦神易安。庶几无夭阏,得以终天年。”诗人在夏日穿着轻薄衣服,吃些清淡时蔬,饭毕闲庭漫步,自可度过酷暑。他在《何处堪避暑》里写道:“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如此来几时,已过六七秋。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拙退是其分,荣耀非所求。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此语君莫怪,静思吾亦愁。如何三伏月,杨尹谪虔州。”白居易的避暑胜地就是林间的背日楼,此处可眼观青山绿树,耳听溪水碧流;也可泛舟池上,水面上凉风习习,自然很凉爽。这样的解暑方式让人羡慕。
在唐代虽然没有电风扇和空调,但白居易的诗中充满了智慧和创意,展示了古人如何在自然中找到解暑的方法。今天,当我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不妨学习一下白居易的避暑妙法,或许会发现不一样的夏日乐趣。(张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