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夜读

拐个弯,就想开了 ——读《辛弃疾词全鉴》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3780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崔永元曾采访中国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问他快乐的秘诀。老先生答道:“凡事要往前看,要想得开。”崔永元再问:“要是我想不开呢?”先生哈哈一笑:“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是啊,拐个弯,就想开了。我读完《辛弃疾词全鉴》,这种感受更加深刻。

辛弃疾有“词中之龙”之称。现存词约六百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内容。他的词艺术风格独特,以豪放为主,而豪迈之中又不乏细腻之处,且题材广阔,写哲理思想,写朋友之交、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是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能写入词中。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他有“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愤慨,也有“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郁闷,更有“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的担忧。
辛弃疾用五经佳句提醒自己:“进退存亡,行藏用舍。”人生在世,应知进与退、生存与死亡都是世间常事,要知道被任用则尽力去做好、不重用就退隐安居的道理。于是他开始了在上饶带湖的隐居生活,就像贤人隐士那样隐居山野,过着苏轼笔下“黄鸡白酒渔樵社”的惬意生活,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从《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中我看到:辛弃疾大病一场后,登楼观赏江村的夜景,感叹时光流逝后,又自我宽慰:与其像殷浩那样朝天空书写“咄咄怪事”发泄怨气,倒不如像司空图那样,寻觅美好的山林,游闲自在地去过自己的隐居生活。就算是只有一座山丘,一条谷壑相伴,也是风流潇洒、逸趣多多。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人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人虽是夜行,却似乎一点也不着急。我们仿佛看见他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山路上,一会儿看看明月疏星,一会儿听听鸟啼蝉鸣,悠闲自得。此时的他,没有需要快马加鞭的紧急公务要处理,也不用为他人的指责、诽谤而彻夜难眠。美丽的自然和恬淡的乡村生活替他化解了部分的愤激之情,“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从山岭小路拐个弯,寻找的茅屋便出现在眼前。
生活的道路有曲有折,并不是笔直平坦的,有时候,遇到困难也不是毫无转机,只是我们的顾虑和执念太深,把自己困在了死胡同里。要知道,路的旁边也是路,懂得转弯的人,总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拐个弯,所遇皆为美好。(严丽蓉)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