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夜读

洮儿河之"黄金中下游"/ 阳 关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1392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每一条称得上河流的河,都有自己的谱系,都有自己的干流、支流,都有自己的上、中、下游,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和可以预见或能想象到的未来一一

兴安盟的母亲河洮儿河概莫能外,她让一方水土养育的一方儿女们的眼睛里常常噙满泪水,从上游望到中游,又从中游望到下游。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天才游子席慕容所言极是,试看,情与理交融于时空维度之内,那供养我们食物的父亲,那喂养我们乳汁的母亲,幻化成草原的坦阔,流动成大河的奔放,自然而鲜活。

长生天在上,养育恩浩荡;难怪大草原上敖包长亭接短亭般连绵守望,难怪每个牧民毡房里都有哈达随时恭候献上,也难怪蒙古族史学家李金山教授(《嫩科尔沁演变史》主编)在他的”新著《洮儿河史话》中,开宗明义宣称:"洮儿河是兴安母亲河!"一改治学严谨、措词精细之风。

意犹未尽,情至生诗:"洮儿河水清且涟,兴安岭上开长州。千里碧野曾牧邑,临流辟地万顷田。"

感恩之心,岂止于对待一条河流。它绵绵于血脉之中,深植于基因其内,"虽九死而不悔"。

自觉自愿的感恩,与生俱来的报恩,源自对大自然的忠贞挚爱,源自对生命循环过程的角色认同与责任担当的自我领悟;没有人胁迫你,也没有任何力量能胁迫你。

感恩,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家教,就像山多高水多高,生态环境注定。

怀着感恩的心拥抱母亲河一一

我在乌兰浩特一中念初中时就在洮儿河中学会了"搂狗刨"、"扎猛子"、"大飘扬",招式老点,但总淹不着。

每每想起来,总回味出那种母爱般的温情与宽容,尤其是每当盛夏河里“发大水"时,班级同学们"聊发少年狂",赤条条争先恐后从桥上跃进中流。

奋身一跃,舍我其谁?

惊险处在于水急浪高,桥墩之间形成湍流漩涡把人往水底冲压,说时迟那时快,身体刚一冲过桥洞,向上飞旋的潜流,似托着举着你,一下子把你"弹"出十几米外,当即找回"胜似闲庭信步"的感觉,又展臂舒腰回到"正规的泳姿";时常呛过几口水,面部表情还是"甜"的。

母亲河呀,总是"护"着自已的孩子。

洮儿河支流众多,主要的有两条,一条归流河,另一条蛟流河。

从源头算起,归流河入洮儿河这一段为上游,蛟流河入洮儿河这一段为中游,余下经吉林省月亮泡入嫩江,视为下游。

从出生长大到成家立业,我一直身处母亲河的上游,知之甚多。

我曾探访源头于中蒙边界的宝格达山下,行吟杭盖草原于九曲十八弯的乌兰河畔,寻觅洮儿河上明珠于察尔森水库,认证"红色水稻第一田"于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上游之水流经之处,丘陵草原化作天然牧场,正如诗中所言"千里碧野曾牧邑",两岸平川水网之地,适宜稻米扬花吐穗,故诗中还说“临流辟地万顷田",可以说这一方水土一寸都没有荒废。

而乌兰浩特市更是这一方水土上的"红色之都",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此成立,与成吉思汗陵比肩而立的成吉思汗庙雄踞罕山之巅,两水双环四山屏立的山水园林城市路通八方……

上游一条河,串起珍珠项链,飘飞七彩虹霓。

上游,源头活水的来处,”上善若水"的发端,恩赐于我,恩赐于民,呈人杰地灵之大德之象,怎不教人跪乳而叩恩呢?
谱系天成大书。洮儿河在开篇部分“立一言而居要",围绕一个"善“字展开宏大叙事,绘制出札萨克图郡王旗(即今天的科尔沁右翼前旗)“站起来"、"富起来"时期的《清明上河图》。"心潮逐浪高",母亲河的激情浪花,从建国、建区、恢复兴安盟建制,一直翻腾着喜悦与自信;望着母亲河那日渐姣好的容颜,哪个孩儿不多瞅几眼?多亲近亲近?

人生需要一篇篇文章,才不会迷失自已;认识本乡本土母亲河,光看开篇仅仅是开始,《洮儿河史话》把我的视线向南拉,拉向她的中下游,去读洮儿河这部谱系大书的中下篇。

我承认我是幸运的,年逾七十岁时仍能在史学家的引领下亲眼领略洮儿河中下游的丰采,且行且珍惜一一是李金山教授开着私家车拉着我,沿着洮儿河南流的方向,探幽烛微,史海钩沉。   

一路洮儿河水相伴,大兴安岭余脉缠绵相随,有时躲在远处,有时跳近身旁,车子始终在山水林田的画廊中行进。

2021年的6月份,注定是我的“黄金旅游季",和风细雨送我一程程徜徉洮儿河的"黄金中下游"。

两个"黄金",弥足珍贵,于我来说,的确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兮!

指认王府证前朝
驱车越过归流河汇入洮儿河的水利枢纽工程,此行的第一站一一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的向阳村到了。

"向阳花木早逢春",村名取得不错,阳光;其实是从洋蜡屯改的名。

据《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名文化》记载,洋蜡屯系王府旧址所在地,“原名王家豪沁,清代,本旗王府曾建于此而得名。"

王府建于清代,其史见诸文字,恰恰居于归流河的中游,其地理位置南通北连,使斯力很向阳村成为札萨克图郡王旗(即今天的科尔沁右翼前旗)的政治中心一一

政治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等同于一个地方辖治的“根",尽管区划时有变动,若追根溯源的话,只要抓住这个"根“,总能找到“根由",因而能廓清历史的因与果,回答几乎所有的"为什么"。

地方官们尤其要注意,显然历史虚无主义无法抵抗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决定论,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更无事无补,请在历史的广度里找到现实介入的工作角度,别在小圈圈里面胡乱撞钟,听着挺响亮却没个好动静。
领着一行人指认王府旧址的人,是生在本地、今年80余岁的欧-乌日乐女士(蒙古族)。

她说,她在六七岁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出门不远就是王府旧址,断壁残垣,破砖乱瓦,被毁多年,无人照看。"破破烂烂的,孩子们只能玩‘藏貓猫',但大人们‘王府王府`的叫,证明确实是王府。"

听到这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一一

水落而石出,王府旧址拂尘显现,耿耿人证绝胜物证。

曾在此地屹立220多年的札萨克图郡王旗王府,浮现出当时的风貌:北京四合院形制,青砖黄瓦花岗岩建筑,属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豪华型王府。府前平地上隆起三个敖包,按三星鼎列,作祭祀祁祈福之用;王府西侧乃恩格山,为公主陵寝所在。

车马大道,络绎于途;差役信使,朝出夕至。

牛羊牧于萋萋芳野,骏马游走宇下人家,北建王府家庙于乌兰浩特,南迁葛根庙于目力所及的旺钦扎拉布山下(又称陶赉图山),由此可以想见,以王府为政治中心的洮儿河中游,该是人丁兴旺、宗教发达的区域。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引用至此,倍感确切。
找到王府并深刻认识其历史价值,这个过程很必要;经时代变迁与岁月磨洗,寻寻觅觅于废墟与瓦砾之间,让后来人有所发现,才能在前人的基石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才能"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枝"(唐-刘禹锡-《梅花》诗)。
刨根问底四品镇
也是在洮儿河中游,距王府10余公里远的地方,居然设有"四品官员"驻辖的镇(建国改称新民村)。
经考证,这位"四品官员"称乎为"协理",总理全镇的军机、民事、生产等一应要务,由郡王擢升任命。可见王府权势之大。
镇名这么叫,后改为村了(行政村)也这么叫,七八十年了一直未变,颇让后来人、外来人,尤其是一茬儿又一茬轮番来此任职的干部们不明就里,亦引来史志专家学者的好奇心与求证欲。我亦难免其俗。

王府旧址确定之后,四品镇的谜团即"迎刃而解",依然是仰仗土生土长的两位老人一一

何庆元先生和邱树荣女士,他们童年时的记忆被“抢救"回来了,帮助我和我的同行者还原了四品镇的“庐山真面目"。

在四品镇,也是新民村,我撰写了《四品镇是个什么村?》一文,书写了这段传奇,这份缘份,这个偏得。

我由衷感恩生活,感恩仍然健在并能怀旧忆故的长者们!

双塔守望葛根庙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
我敢说,如果未标示《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最有可能写出这首初唐开篇第一诗的地方,一是乌兰浩特市成吉思汗庙大殿高台上,二是葛根庙背后的陶赉图山之巅。
前者为登高望远绝佳处,后者是极目古今的点录台。
站在那里的人是幸运儿,目光所至,总有洮儿河的波光粼粼闪烁;思绪所维,牵着山带着水魂清灵动让你想透透,正应了陆游那句诗:”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洮儿河,母亲河,祖国最北方的美丽潇湘啊。
江山多娇,山水多情,洮儿河的"黄金中下游"之称名副其实:王府在这里延续200多年,四品镇曾有过百年繁盛,国光村“红色水稻第一田"历尽沧桑至今飘香,葛根庙从吉林省迁来后新建筑叠加香火鼎盛,洮儿河水利灌溉网络一直向南延伸,河川间的铁路、公路通达顺畅……啊,洮儿河中下游,松嫩平原用林涛百里翠、稻菽千重浪,绿意盎然、笑意盈盈,迎迓来自内蒙古的少数民族客人。
此时,我乘坐李金山教授驾驶的越野车,正从葛根庙奔赴位于吉林省洮南县德顺乡的双塔村。  
葛根庙与双塔村,相隔百里之遥,却是彼此守望,心心念念在兹。

双塔耸峙,秀出林表;莹白塔身,遥接蓝空一一

藏传佛教融入蒙古族民族特色风格,凸显当地朝野上下对双塔所寄寓的人文历史内涵的虔诚尊崇一一

在双塔的背后就是葛根庙的前身一一

查干莲花图庙(即白莲寺),虽然时移"寺"易,寺庙迁走了,事过境迁但佛法仍存,此处失去的,别处还可以补回来;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无法重来的一生,珍惜活着的每分每秒,尽心尽意而活,从牛角尖里钻出来,从象牙高塔中爬出来,活好自已,光照他人,才是独一无二的我……

"佛光普照",当我伏下身子爬在地面为葛根庙的前身莲花图庙的遗址拍照时,我领悟到这句成语的引申义一一

每一人所发出的光,其实就是佛光;其光有谱,是为真善美,是为大功德,是为极圆满。

名城大邑两河口
从双塔村启程,我意识到洮儿河的下游越来越近,车窗外绿荫浓浓的,浓得似乎化不开,蛟流河水汇入洮儿河使洮儿河真正成为一条大河,有道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画面感极强。

我随着李金山教授下车行走,河风猎猎,绿浪翻涌,脚下土地熟悉得像多少年相处的朋友一一

洮儿河流经的土地不分上中下游,一样宽厚,一样淳朴,一样侬亲我亲拥抱她的孩儿们。

"河的南岸是洮南县,北岸是白城市,我们来的方向是乌兰浩特市,号称洮儿河流域的三座重镇。

发展到今天,可谓各具特色,成为明星级的城市,响当当于洮儿河上下。"教授如数家珍向我介绍说。

两河交汇处,教授称为“大甩湾",丰沛的河水滿满荡荡,"甩"出一条漂亮的弧线,大气磅礴。“两河口"从来都是山川形胜之地,凝聚风水物华,必生名城大邑,据《洮儿河史话》考证,"洮儿河从大兴安岭深处一路奔流,进入松嫩平原后出现一个大甩湾,由西北东南向,转向东方,意欲完成最后百公里汇入嫩江的旅程。"
 “没错,大甩湾处矗立着一座庞大的古城,面积仅比辽上京小,周长近六千米,这就是城四家子古城。"手指着脚下的长满绿油油庄稼的肥田沃土,李金山教授自信而又惜惋地说道。
"城四家子“,"辽金时期","州级行政和军事中心",三个关键词涵盖了城四家子古城之内涵与外延,金戈铁马之声似从远古传来。

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牌上,注明城四家子古城遗址为辽代的长春州,1198年设为泰州。

当时城内设有官衙、军营、商埠、冶铁作坊、车船码头等,在辽金元及明初的几百年间,这里一直是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方圆数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下游还有几处亮点,一是洮儿河入嫩江前聚水成湖的月亮泡(当地人称呼),渔舟唱晚之妙不输江南水乡,二是大安县城,居四通八达之利,负水美鱼鲜之名,古来号称"秉千秋嫩水,润天下大安"一一何等家国情怀胸襟!"史志专家说出了他的关注点一一研史求真、读史明理、探史务实、扬史化人;说到做到,力践躬行,不打“马虎眼,不玩花拳绣腿,眼到心到三思而后定。与之同行结友,实为三生有幸。

站在城四家子遗址直面洮儿河的旧城墙上,我觉得是在放逐自已,放逐得很远很远,放逐得毫无理由一一

放逐到无穷无尽的时空当中,自由飘流如不系之舟。

大背景里,我很渺小,想问"宇宙的夲质是什么?“还想问“人类发展进步靠什么?"弱弱的我,声音同样是弱弱的。

耳边似传来先贤陈子昂的声音,他说人站在田野高处,就作一首《城四家子田歌》吧,或许能驱散失意或孤寂呢。

依照大师《登幽州台歌》的诗意,我模仿道:

前可追古人,
后可期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何计有我无我。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