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让彩礼定位于“礼”而非“财”——最高法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发布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121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12月11日上午,最高法、民政部、全国妇联共同召开“推进移风易俗 治理高额彩礼”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4件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介绍了本批典型案例相关情况。
陈宜芳介绍,从司法实践反映的情况看,涉彩礼纠纷案件数量近年呈上升趋势,甚至出现因彩礼返还问题引发的恶性刑事案件。以缔结婚姻为目的是彩礼最重要的特征,在无法实现或无法全部实现给付目的的情况下,应当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实事求是地处理彩礼返还问题。
此次发布的四件典型案例均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共同生活时间长短、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是否孕育子女等多重因素,较好地平衡了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有利于引导父母从子女家庭幸福长远打算,理性对待彩礼给付,让彩礼定位于“礼”而非“财”,以实际行动营造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聚焦审判实践中的共性问题,明确处理涉彩礼纠纷的三项原则:一是明确严禁借婚姻索取财物这一基本原则。二是充分尊重民间习俗,以当地群众普遍认可为基础合理认定彩礼范围。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考虑彩礼的目的性特征,斟酌共同生活时间、婚姻登记、孕育子女等不同因素在缔结婚姻这一根本目的实现上的比重,合理平衡双方当事人权益。比如,在案例一中,判决进一步明确给付彩礼的目的除了办理结婚登记这一法定形式要件外,更重要的是双方长期共同生活。因此,共同生活时间长短应当作为确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及返还比例的重要考量因素。该案中,双方共同生活仅一年多时间,给付方不存在明显过错,相对于其家庭收入来讲,彩礼数额过高,给付彩礼已造成较重的家庭负担。同时,考虑到终止妊娠对女方身体健康亦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等事实,判决酌情返还部分彩礼,较好地平衡了双方当事人间的利益。
此外,在涉彩礼返还纠纷中,对于彩礼与一般赠与的界限存在模糊认识。比如案例三中,判决认定案涉26万元的“五金”款符合人民群众对于婚礼习俗中彩礼的一般认知,因此可以认定为彩礼。
陈宜芳表示,彩礼和嫁妆都是我国婚嫁领域的传统习俗,两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具有共同的目的,应当按照当地习俗适用相同的规则。在确定彩礼返还数额时,也要考虑嫁妆的情况,比如案例中,在确定彩礼返还数额时,就扣减了放置在男方处的嫁妆数额。
据悉,最高人民法院将继续聚焦涉彩礼纠纷的难点痛点堵点,完善司法解释。待典型案例发布后,将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彩礼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记者孙梦雨)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