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赵晓华/李兢/曹建国) 一年一次的英雄会,是阿左旗公安局安保投入警力最多的盛会,也只有这样的机会,大家能在一起吃“大锅饭”。民警们虽然辛苦,但是营地大帐里的“大锅饭”却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一个不到5平方米的餐车操作间里,“大厨哥”付强和杨吉化为大家正在精雕细琢“大锅饭”,他们的“作品”能反映我们后勤保障水准。2015年起,付强开始参加英雄会安保勤务保障工作,今年他们保障组每天要负责1200余人次的餐饮。凌晨5点钟起床,到次日凌晨近两点钟休息,他们均在忙碌的备餐工作中。
为了保证食物的新鲜,保障组民警郝建强每天要多趟往返镇区和英雄会,每车约半吨的食材和其他供给被精挑细选后送到了营地保障处。付强说,“大锅饭”不好做,不仅味道要好,而且营养也要均衡,还要合理安排食谱,让民警们百吃不厌。正说着,大烩菜的食材就下了锅。和小锅饭做法完全不同,两大袋土豆、一百多斤豆角、两百余斤鲜肉,放进一米多深的巨锅里,用一柄餐锹来炒,这餐锹可不是谁都能玩的了的,那可是真正的“功夫”!
统一时间开饭了,饥肠辘辘的民警们排成了长长的队,可口的饭菜是他们的热量来源和工作动力。“好吃吗?”、“热着吗?”,保障组每天都会关注民警们对“大锅饭”的反映。就餐人员中,交通民警不能按时用餐的情况比较突出,除了个别就近的岗位能够在保障处大本营就餐外,其余一百多份盒饭会快速送到交通管理组各执勤点上。打盒饭也是一门“功夫”,保障组国庆主任催促着说:“赶紧再装20份”,乌英嘎、张红霞、李银花立即启动装盒流水作业。短短几分钟,配有一荤一素一主食的20份盒饭就准备齐全,送往正在忙碌的交警同志们。
每天的工作都是这个节奏,无论是餐车、营地大帐还是操作间临时帐篷,各类物资堆放有序,食谱搭配科学合理,民警们都说,今年的伙食超赞,比往年吃的更饱更好、品种花样更多。保障组新成员李明珠不时会用手机记录工作的点点滴滴,在忙碌过程中,她一边体会着为团队服务的快乐,同时也记录着不同警种不一样辛苦后的疲惫。
饭间,刑警大队教导员阿拉木斯正在给自己注射胰岛素。这位警龄28年的老刑警,是大家公认的“硬汉子”,高血压、糖尿病、脊髓瘤等多种疾病缠绕着他。但在这次安保任务中,他执意要求把自己列入执勤队伍里,他说,刑警32名抽调民警,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自己搞特殊,其他的民警就会更受累些,“执勤这么多年毕竟是有‘功夫’的,我的糖尿病,只要按时用餐就没多大问题”。
餐后补充完能量,民警们像一只只辛勤的蜜蜂,纷纷返回各自执勤岗位,对讲机里传来报告声“人检组到位、音乐节安保组到位、案件调查组到位……”。除了维持场内秩序,民警还要认真回答游客们的各种咨询,“警察同志,请问奇幻之旅电子音乐节在哪儿呀?”“这儿怎么没有出口呀?从哪儿能出去呀?”“卫生间在哪里啊?”“这里有住宿的地方么?”,在执勤过程中民警仿佛兼职导游,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民警们还说“再悦耳的音乐,再绚烂的焰火,我们都无暇欣赏,脑中时刻绷紧一根弦,那就是——安全。”
凌晨一两点钟,驻地安保组的民警们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大本营,由于夜间寒冷,盖上两条被子都瑟瑟发抖,难以入眠。此时警务保障组已早早地备好了开水,倒一杯热茶,冲一碗泡面,加一根火腿肠......
暗藏功夫的“大锅饭”,保障着大型安保实战活动,不仅在用餐时刻能够看到每位民警以苦为乐、苦中作乐的满足,也在每一位民警的心中留下了特别的生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