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陈赓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具有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早在1916年,13岁的他就入伍参军,后因厌倦军阀混战而脱离旧军队来到长沙,参加了“青年救国会”等群众团体,与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团体密切接触。1922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
“忠于民族,孝于国家”是陈赓践行一生的誓言。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是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1922年,陈赓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他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是我党培养的早期军事骨干之一。
在抗日战争中,他领导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战果累累,多次受到中央军委的通电嘉奖。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他坚决贯彻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太行山全面抗战时期的陈赓
1944年5月,陈赓在《我的自传》最后写道:“或问,坚持敌后,抑谁之力?民曰,我党我军,结合广大群众,生死与共,在毛泽东旗帜下,朱彭刘邓领导有方,忠于民族,孝于国家,有以致之,谁曰不然?!”爱党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陈赓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忠心耿耿,为党为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共产党员要学习他胸怀远大理想和抱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学习他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比热爱,永远充满必胜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习他对党忠心耿耿,始终保持大公无私、坚持真理、襟怀坦荡、疾恶如仇的崇高品质;学习他对党的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学习、善于总结、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的优良作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