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沐野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以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文明村镇示范作用,不断加大各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截至目前,全盟已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1个、全区文明村镇91个、全盟文明村镇399个,在全盟71个苏木乡镇、855个嘎查村中旗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为90%。
孝老好风尚新风沐乡野
“以前家里老人过寿,有钱的讲排场,没钱的硬撑门面,自从有了寿星老人集体祝寿活动,旗里给我们过集体生日,家里人不用为我们忙乎了。”老人王江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笑容。
2023年8月31日,苏尼特左旗举办了第十六届寿星老人集体祝寿活动,自2006年起,该旗为全旗3403名73岁、85岁、97岁过寿老年人集体祝寿,“寿星老人集体祝寿那达慕”成为苏尼特左旗乃至全盟传承“孝老爱亲”美德、树立典范、弘扬新风的重要举措,以此提倡勤俭节约,遏制攀比之风,更加有效地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向前。让老百姓把请客花费的钱节省下来,用到更有意义的地方去,这样独具特色的孝老新文化,正成为锡林郭勒草原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风尚。
讲政策传知识送信息线上栏目“声入人心”
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结合牧区实际,在苏木微信公众平台打造“有话对你说”栏目,牧民出镜说话、嘎查干部上镜宣传,通过苏木主播说政策、身边典型讲故事、主题活动送理论的方式,让理论课堂从“纸上”走向“云端”,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把政策送到牧民群众的心坎上。
巴彦宝拉格苏木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摄影:赛汉其其格)
栏目自开办以来,苏木嘎查广大牧民对户厕改造、禁牧休牧、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的理解支持明显提升,形成了倡树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建设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2020年以来,巴彦宝拉格苏木各嘎查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长,新改建户厕160座,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的牧民达500余人次,占苏木常住人口的39%,志愿服务时长达500余小时。
“小积分”兑出“新乡风”
正镶白旗在全旗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率先在25个嘎查村2675户常住户以户为单位,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治理积分制,3年内计划在78个嘎查村全部推开,积分类别包括基础类积分、提升类积分、贡献类积分、附加类积分4大类,项目共66项,总分1000分,农牧户积分需达到120分方可按照各类别相应标准参与兑换。
查干宝恩本村在全旗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模式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出运用积分制提升环境整治、宣传移风易俗、开展志愿服务的新思路,持续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从“袖手旁观”到“撸袖动手”,用“小积分”撬动“大能量”。
年近花甲的村民李福就是志愿者中的一员,他不仅是脱贫户,如今又凭借技术当上了村里的修理工,利用空闲时间帮着村民维修水暖设施,借助“积分制”挣上了“文明绩效工资”,他的积分在村里是最高的。
查干宝恩本村以“积分+志愿服务”为依托,大力开展“清四堆、治四乱”行动,乡风文明得到明显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今年发动志愿者100余人次,清理生活垃圾10余吨,清理村内沟渠3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0余吨。
2023年,在“积分制”的激励鼓舞下,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文艺宣传队创作了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的文艺作品10余部,演出60余场次,大大丰富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结合乡村治理“积分制”,化解基层矛盾6起,形成群众“吹哨”干部“报到”的工作机制,有力促进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构建文明治理的新格局和新风尚。村民王金花看着乡里的变化满心欢喜:“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心里也跟着敞亮起来,说话也和气了。”
通过将积分兑换与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宣传、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相结合,提升了基层自我服务和管理水平,让农牧民从积分中汲取能量,使移风易俗可量化、有抓手,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不断增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乌兰牧骑+”唱响文明新风“好声音”
面对牧区居住分散、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等情况,乌兰牧骑的宣传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乌兰牧骑+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弘扬文明新风的重要推手。苏尼特右旗以乌兰牧骑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为枢纽,探索文艺宣讲移风易俗模式,破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看金不看情、重奢不重俭等陋习旧俗,努力打造社会主义文明新嘎查,带动全旗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不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在基层活起来、热起来、实起来。
草原文艺轻骑兵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送文明送欢乐惠民演出。(摄影:孙布尔)
乌兰牧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想牧民所想、急牧民所急、送牧民所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深入到蒙古包,践行着“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的口号,用歌声和舞蹈把党的关怀送到草原深处,把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送到牧民身边,每年坚持开展文艺演出100场。通过策划文明风尚传播和文明行为培养的活动,开展宣传文明生活的文艺表演、道德讲堂,开展爱护家园、邻里互助的服务活动,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和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牧民群众提高道德素养,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进一步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共建和谐、美丽、富裕的新时代牧区。
在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上,文明之花处处盛开,富裕、文明、美丽、开放、幸福、和谐的锡林郭勒,正绘就祖国北疆文明发展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