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岁月

印刻华表:双犼的千年守望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1732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华表 作者:北京印刷学院 集体创作




望君出 作者: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 张明萱




望君归 作者: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 张明萱


华表矗立天安门,溯源自尧舜“谏鼓”“谤木”,后化承露盘,龙纹云饰显皇家威仪,承千年礼制。石犼北望“望君出”,喻帝宜出宫察黎庶,承古谏文化之赤诚;南眺“望君归”,寄帝当返朝理万机,含“外圆内方”治道思。华表双犼,一北一南,守望帝德,凝结先民对明君良政之期盼,亦展中华文化中“谏诤”“归治”之哲思。
华表印:承露盘上的文明印记
华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的“谏鼓”和“谤木”。那时,华表作为纳谏工具,承载着先民对贤明政治的朴素期待。随着历史演变,华表逐渐成为皇家威严的象征,其上的龙纹和云纹雕刻,更是古代匠人精湛工艺的体现。
北京印刷学院集体创作的这枚华表印章采用3D打印技术,精准复刻了天安门华表的造型。印面中的犼兽双目圆睁,前爪紧抓祥云,龙纹盘绕的柱身托起九宫格纹样的基座,传统纹饰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让古老的石刻纹样焕发新生。
望君出印:石犼北望的谏诤之道
天安门后华表上的石犼面朝北方,得名“望君出”。它不仅是华表的装饰,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明清帝王每日需经华表出入午门,石犼北望的姿态,恰似群臣百姓的殷切目光,寓意着皇帝应外出体察民情。
张明萱创作的这枚望君出印章采用陶土烧制,犼兽造型憨态可掬又不失威严。爪下祥云呈漩涡状,暗喻“民意如潮”,与印面形成时空对话。陶土特有的质朴触感,恰似先民谏言的赤诚,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望君归印:犼兽南眺的治道哲思
前华表石犼面朝南方,称“望君归”。它不仅是华表的装饰,更是治道哲思的体现。望君归寓意着皇帝应及时返宫处理政务,不要久久不归,废弃朝政。
望君归印章同样采用陶土烧制,犼兽昂首张口,前肢肌肉隆起,作势欲吼。陶土裂纹中隐约可见指纹痕迹,仿佛能触摸到匠人制作时的体温。让人在欣赏印章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枚印章似打开了一部微缩的华夏文明史。华表印承载着礼制规范,望君出印记录着谏诤传统,望君归印镌刻着治道哲思。当指尖抚过陶土的肌理,承露盘的雨露、石犼的守望、先民的谏言,都在印文之间流淌成文明的密码。这些印章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打开中华文明基因库的钥匙,让传统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