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发布消息称,财政部将于近日在英国伦敦发行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规模不超过60亿元人民币。具体发行安排将于发行前另行公布。
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债是落实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的具体举措。今年1月份,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公布。其中指出,双方认识到可持续政府融资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方面的重要作用,双方同意继续就主权绿色融资框架开展合作和知识共享。中方同意2025年发行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券,并在伦敦挂牌上市,这将是中国在英发行的首笔绿色主权债券。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表示,中英金融合作特别是绿色金融合作由来已久。2016年,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定价发行30亿元人民币主权债券,为我国首次在中国香港以外的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同年,中国银行在伦敦首发绿色资产担保债券。此次在英国伦敦发行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将深化中英两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为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树立正能量。
这也是我国首次以主权信用为背书发行绿色主权债券,标志着我国在推动绿色转型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又迈出重要一步。就在今年2月份,财政部发布我国首次以主权信用为背书系统构建的绿色债券发行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这一框架不仅为财政部未来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提供了标准化、透明化的操作依据,更为国际资本在未来参与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开辟了新通道。
所谓绿色主权债券,是以国家名义在国际市场上发行的将所筹集资金应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减碳净零等绿色项目的债券。据统计,自2016年12月波兰发行全球首笔绿色主权债券以来,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有58个主权国家发行了可持续主权债券,市场规模达6305亿美元,其中,约80%为绿色债券,13%为可持续债券,其余为社会、可持续挂钩等主题债券。
赵廷辰表示,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发行过绿色主权债券。从国际经验看,绿色主权债券与普通主权债券都以国家信用背书,区别在于绿色主权债券募集资金需应用于绿色低碳领域。发行绿色主权债券能够通过金融市场向国际社会展现本国政府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意愿和做法,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发行实践显示,在相同的信用等级下,市场对绿色主权债券更为追捧,认购率明显超过普通主权债券,且利率更低存在“绿色溢价”。
“中国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将显著丰富人民币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为全球责任投资者提供兼具环境效益和主权信用保障的优质资产配置选择。”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慧心认为,绿色主权债券凭借其高透明度和标准化特征,能够有效对接国际绿色金融标准,降低跨境投资壁垒。这不仅有助于吸引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本流入中国绿色领域,支持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进程,更将为全球责任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更可持续的投资机会,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绿色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