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新闻纵横网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视界

四川成都双流区:精准除杂“变废为宝” 建筑垃圾变建筑原料

来源:新闻纵横网 浏览次数:164次 字号【 【关闭】
分享到:
作者:王兴国 董桂淑 朱煜 曾毅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各类工程建设、工业生产项目也相应增多,产生的建筑垃圾如何科学处置?
为实现建筑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提高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大力推进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工作,并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项目列为民生实事工程推进建设。
伴随着机器轰隆作响的运行声,记者走进位于双流区彭镇昆山村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项目现场,看到这里的数条自动化建筑垃圾处理线正马力全开,接收着运货车运来的建筑垃圾。经过筛分、破碎等多道工序后,建筑垃圾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应用于市政道路、城市绿化的建筑原料——再生骨料。
据了解,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项目技术先进,处理建筑垃圾的能力十分可观。成都兴城集团下属成都建工集团预筑科技公司研发中心产品设计员邓茜媛介绍:“达到产能以后,它可以每年生产再生混凝土90万立方米,再生路基材料30万立方米,各类的市政构件60万立方米。”
同时,为实现高质量的回收和生产,该基地项目按照《建筑废弃物再生工厂设计标准》的国家标准进行建设运营,达到了Ⅰ类资源化水平。想要得到高品质的再生骨料,生产过程中除杂的工艺流程十分关键,基地项目采用光选机和机器人对再生骨料进行精准除杂,成功将装修垃圾的含杂率降到了1%以下,拆除垃圾的含杂率更是降到了5‰以下。
高品质的再生骨料为多元化的再生利用提供了基础,让双流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项目得以拓展再生产品的种类。以往的建筑垃圾再生后只能制作成铺装板,如今得益于科技创新,再生产品的种类也不断丰富了起来。从混凝土花箱到座椅,从可重复使用的再生轻载道路到高端定制艺术图形的产品,基地项目实现了建筑垃圾更多元化的高级利用,实现了环境、社会和经济三方面的效益最优化。
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双流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项目的投产不仅做到了建筑垃圾的绿色处理,切实解决了建筑垃圾难处理的城市管理难题,还延长了循环产业链,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让建筑垃圾得到了科学、持久、高效的循环利用。
首页 |  视界 |  岁月 |  风云 |  人物 |  深度 |  法治 |  热图 |  夜读 |  文化 |  快报 |  信息 |  财经 |  健康 | 百度统计
 Copyright © 2016-2017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投稿邮箱:gxd@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新闻纵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