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做出了种种努力并废除了独生子女政策,但中国的出生率仍在连年下降。
德媒《法汇报》评论称这是中国的“人口定时炸弹”,并总结了导致该现象的若干原因:教育和住房成本巨大、年轻女性追求自由独立、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一批“过剩男性”等。现全文编译如下:
观察家怀疑,疫情危机是出生率如此异常急剧下降的原因。
由于未来前景的不确定和经济的衰退,许多夫妻可能搁置了他们的生育计划。
但生育率下降这一趋势本身并非新事,中国出生人数已连续第4年下降。
常被提到的一个原因,是大都市地区教育和住房的巨大成本。
中产阶级在幼儿园中就已展开了针对最好大学入学资格的竞赛,父母不得不在课外培训课程上花费大笔资金。
另一个原因是年轻女性的教育水平高、财务独立,她们不想、或不想过早束缚自己的自由和职业发展。
对家庭不友善的工作环境造成了这种情况。
然后还有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后果:它导致了无法找到伴侣的过剩男性群体出现。
就在2020年,中国公安部仍旧发现,在约1000万新生儿中有52.7%是男孩。
而由于大多数年轻父母都是以独生子女身份长大,他们对第二胎的渴望可能不会那么强烈。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人口定时炸弹”。
有专家认为,未来几年中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而另有一部分声音认为这一阶段已经开始。
劳动人口的比例正在下降,而预期寿命随着经济繁荣正在不断提高。
这严重影响了养老金、劳动生产率、对熟练工人的需求、消费、卫生系统成本,以及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政府和各省政府正在试验各种激励措施,例如税收减免、教育和住房补助金以及育儿假等。
为了降低离婚率,最近还引入了为期一个月的“冷静期”,在此期间离婚申请不予进一步处理。
中国民政部长李纪恒在12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还呼吁,在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和卫生系统上进行大量投资,以从经济上减轻年轻家庭的负担。
然而迄今为止,中国仍没有废除“二孩政策”。
在某些情况下,家庭还会因生育第三个孩子受到高额罚款或开除工作等惩罚,或被劝告在分娩前进行人工流产。
这种矛盾可以通过这一事实得到解释:虽然前计划生育部门已经更名,但其工作人员仍有很大影响力以及处罚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