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被世卫组织宣布为全球大流行后至今已经有七周多时间,很多国家解除居家保持社交距离的禁令,选择复工复产。
现在摆到很多人面前的问题是疫情是否能得到有效扼制,复工复产会不会引发二次疫情,不复工复产国民生计如何解决?回顾中国的疫情爆发及复工复产的开展有许多的特殊性及可取经验,如果不谨慎研究疫情控制与复工复产决策那会引发更严重的灾难。
中国湖北、武汉等地的疫情集中爆发时间正值农历新年,中国人的传统是年前要备足年货,有的地方喝酒互请吃饭的习俗会延长至农历二月初二,也就是说从1月23日的腊月二十九到农历二月初二的共计33天的时间里国民的吃穿和经济影响不会很大,这与近一个时期欧美的情况大不相同。
33天时间里中国人可以足不出户解决生计问题,而欧美国民在这段时期里会面临严重的生计问题。
中国节后的复工复产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并且各省都充分运用了手机移动互联功能继续对人员进行绿码式流动管理。
欧美等国各种自由、隐私条款限制导致政府部门对国民流动性管理失策,这样就为病毒的传播留下了大大缺口。中国在复工复产阶段仍有小规模的聚集感染,但对于泱泱14亿大国那是微乎其微。
欧美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复工复产聚集性感染的可能性会低,但第三产业服务业却不能完全达到隔离;再者,中国互联网经济、直播带货销售解决了人与人接触的风险。
国外的互联网运用显然比中国落后许多,他们更多只是咨讯信息的在线交流,线上交易直播经济活动开展的不完全也不充分。
由此对比来看,欧美国家的复工复产如果不是循序渐进,不是让人员聚集产业最后复工,疫情会有反复性的可能,危险警报的解除还需有待时日。